找到相关内容145篇,用时9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理性”与“觉性”—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

    提及:“如来智慧无所不至。何以故?无有众生、无众生身如来智慧不具足者,但众生颠倒,不知如来智。” “如来智慧”本亦为“”,众生虽已具足,然都自知。则所具其实乃为“理”,而有待于“”。  学界...。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,不觉心源故,非究竟。   这里,《起信论》明确认定法身为“本”,为“觉体”。法身为一觉体,又何以有“不觉”?  所言不觉义者,谓如实知真如法一故,不觉心起而有其念。念无自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863719.html
  • 《坛经》法义之体会

    随俗标  题为“坛经思想之研究。”即甚相应而易为“坛经法义  之体会”,亦为此故。虽然个人对坛经法义之体会程度如何  ?有否走谱,是另一事。惟自觉由于根器钝劣,与乎学力  足之故,如有谬误之处,...试想想看,什  么是如如境?什么是如如心? (北秀“心如明镜台”的如义  ,乃借譬义。可释为“好像”。非“如如”之如,乃真幻通  观,万法无滞之觉解义。) 假如吾人昧本,契了如如,  因而确能起如...

    萧春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863976.html
  • “道”与“心”--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之

    又积极的精神修养追求,不能不让人顿起“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”之感。“其寝不禁,其忧,其食甘,其息深深”,这种看似无情无欲的表征,蕴含了“主人”、“神人”、“圣人”高度的精神自由感,构成了庄子思想所...达悟的神秘境界,为参禅之最高妙处。至于禅宗各派在“参话头”中的神秘玄理,则不胜枚举。  曹洞宗的宏智正禅师在《坐禅箴》中,也把禅意说得神秘玄妙:  “佛佛要机,祖祖机要,触事而知,不对缘而照,触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464218.html
  •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略疏

    香聚山中说法,见《华严经菩萨住处品》。弥勒者,姓也,此云慈氏,南天竺婆罗门子,为释迦如来补处菩萨。一生补处菩萨者,等菩萨次补佛处者也。阿鞞跋致,此云退转,谓初地乃至十地修道位诸菩萨。得无生忍者,得...世间著涅槃,成等正著生死,以无住道而成正也。如是无住处涅槃,非凡愚二乘及初学菩萨所知,以彼不了无生之旨故。  二、明所安立。  当知初学菩萨以此法门净菩提性,皆为愍念诸众生故,修习色身蕴界处等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765296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3)

    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的,可见证悟的门户,虽已展现在面前,但要踏进门内,还是容易的,要想深入堂奥,更是难上加难。悉达多为了求得自己的正,度化自己所应度化的众生,根本没有顾及生命的苦乐死活。   悉达多的...,眼睛更深深凹入,毛发亦似荒草般的散乱,看来简直不像一个人,与幽灵没有什么差别。但追求正的悉达多,根本没有把这当一同事,仍在呼呼的山风里,不休不息的瞑目苦修。   在悉达多虽以为意,但陪伴苦修的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6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(1)

    有之状态,因为此一状态不过就是真如本体的在众生生灭态中之呈显,真如本离生灭,故而此一清净之态以本说之。  以下说“始觉”义。[[21]]  此一本状态乃本有固有必然有之态,此态必然呈显,呈显时...每一个个体生命皆在其中七情六欲不断翻转,是非名利无所不争,其实此诸相皆为妄相,皆非生命现象的终极本质意义,众生处于此等境界,即为一不觉境界中之生命,故名为,其实诸相虚妄,皆本来无相,同于觉体,亦非有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367297.html
  • 梵境寺与生身舍利——兼答李先生问

    微显,参真妙入禅。水穷云乍白,气届岁应玄。结珮灵霞外,倾樽法象前。三身初自定,四圣本从缘。道备知常住,神全眠。求空为境灭,摄见逐窬穿。尘界难容后,僧祗未许先。南宗千苦息,东渡一机传。珠纲心灯灿,...梵境寺与生身舍利——兼答李先生问  一、梵境寺在哪里?  梵境寺在哪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梵境寺在哪里。  梵境寺,一座隋朝修建的古寺,曾经声名显赫、香火鼎盛,却早在明万历年间已经成为平地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1368629.html
  • 于君方:《伪经》与观音信仰(2)

    持陀罗尼尚有一佛号未持,持则得子矣。 省佛号为何,  曰每于大士示迹日则礼持示迹名号。 越乙酉( 1585 )冬北  游阻冰流河驿,至十二月十二日入一庵,见猊座有此经。 刑  曹王岐山刻本也。 ...明善天道堂印赠的《高王观  世音真经》的序中,有如下的记载︰「昔五代时,  有高欢国王为相卅郡主,好杀。适宝藏官孙敬德误  犯重法,囚禁就死。专持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》  ,日夜歇,忽梦见一僧曰︰汝...

    于君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273944.html
  • 学佛最初之决定

    学佛者,求也,求明自心也。把此心由暗黑转光明,由烦恼转清净,由生死转涅槃,由糊涂转大,由执著转自在,观世间一切,平平淡淡,无所系著,即修证至菩萨位,亦无欢喜骄慢等习,被境转,不受法缚,心常空空地...不可得者,非虚无有断灭之谓,乃即有以显空,原无自性,初无是非好坏分别等,都由幻心假定而成。心本有,一切自空,心非断灭,一切废,非有非空,即空即色,离色不能显空,离空不能破色,会入不二,方名大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375526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下)

    达。是谓比丘观身如身。若比丘.比丘尼。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。是谓观身如身念处。  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。   比丘者。觉乐觉时。便知觉乐觉。苦觉时。便知觉苦乐觉时。便知觉乐觉。...舍觉支如真。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。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。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衰退。转修增广者知如真。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。观外法如法。立念在法。有知有见。有明有达。是谓比丘观法如法。谓七支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676942.html